2022年5月6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厦门大学第八届‘美美与共’学业竞赛颁奖典礼”在颂恩楼220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厦门大学监察专员全海、校党委党建联络员杨敬达、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长李峰、校团委书记曾铮、教务处副处长黄艳萍、我院党委书记王晓丽、副书记陈夷、副书记毛毛、副院长张先清、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厦门大学人类学社指导教师胡荣等师生代表参加典礼。活动由人类学社社长于沛廷同学主持。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与会人员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精神,由院团委书记石林伟领学。

我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人类学社创办指导教师张先清介绍人类学社的发展历史和“美美与共”大赛的举办情况。厦门大学人类学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创办,是校级学生社团,2013年复办,目前由我院管理,社团成立初衷是普及人类学知识,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认识文化多样性,理解田野工作和田野知识生产,从人类学的视角去认识和思考身边的人与事。“美美与共”学业竞赛活动自2014年由人类学社承办以来,持续关注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议题,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学院党政、学工组、院团委的共同指导支持下,走过8年春秋,参赛作品由一开始单纯的田野故事、田野经验分享,逐渐学术化、正规化,大赛的主题、内容和形式不断发展突破,吸引多学科学生参加,成为校级品牌赛事。本次第八届竞赛重点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后疫情时代的乡村振兴发展,收到了来自全校9个学院19个不同专业学生34组参赛作品,与往届比赛相比参赛规模大大增加。


毛毛副书记宣读大赛获奖名单,全海、杨敬达、李峰、曾铮、黄艳萍、王晓丽、陈夷、毛毛、张先清、胡荣等老师分别为获奖团队颁发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第十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教授分享学习科研和田野感悟,“人类学的同学们在读书和做研究的基础上,要关心人类福祉,以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为己任,以平等的视角、换位的心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声;要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要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一、二、三等奖队伍代表分享田野成果和参赛感悟。通过大赛,队员们走出校园,躬耕基层,直面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以研究者的身份分析和反思现象与问题,既锻炼了不怕苦累的脚力,炼就了观察和发现问题的眼力,又切实提高了学术写作笔力,提升了思考和理论研究的脑力,在不同的学科碰撞中产生创意,得到了启迪。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老师进行总结与点评,他表示,借助“美美与共”比赛这一平台,这么多不同专业的青年学生走出象牙塔,真正走到田野中去,深入村落,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既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思政教育课、也是劳动教育课!全海要求,希望大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号召,在选题上更加贴近人民、贴近国家和社会关切;希望我院继续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推进党建工作与学院事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立足学科特色,打造育人平台,深入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希望厦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嘱托,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练就过硬本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据悉,本期第八届“美美与共”大赛由2021年8月1日-11月4日第一阶段的“田野实践”、2021年11月05日-12月07日初赛的“文本选拔”和2021年12月12日决赛的“现场讲述”三个部分组成。在2022年5月4日青年节当天,人类学社在三家村广场举办现场活动,对第八届“美美与共”大赛的18支获奖团队成果进行展出,并通过互动体验参与的形式,鼓励更多青年学子走出课堂,走近田野,了解乡村,用人类学的视角去认识、感受和理解身边的世界。



撰稿:樊玥
图源:杨雨甄卓锐
排版:钟云靖
编辑:冉丽莎石林伟
审定:毛毛